技術參數
型號系列 (model) | 減速比 (i) | 輸入2000r/min時 額定轉矩 (N.m) | 起動、停止時 容許轉矩 (N.m) | 平均負載轉矩 容許值 (N.m) | 瞬間 容許轉矩 (N.m) | 輸入轉速 (r/min) | 平均 輸入轉速 (r/min) | 背隙 (Arc sec) | 傳動誤差 (Arc sec) | 設計壽命 (Hour) |
MY-HS-32-30-Ⅲ | 30 | 54 | 100 | 75 | 200 | 4500 | 3500 | 20 | 60 | 10000 |
MY-HS-32-50-Ⅲ | 50 | 76 | 216 | 108 | 382 | 20 | 60 | 10000 | ||
MY-HS-32-80-Ⅲ | 80 | 118 | 304 | 167 | 568 | 20 | 60 | 15000 | ||
MY-HS-32-100-Ⅲ | 100 | 137 | 333 | 216 | 647 | 10 | 60 | 15000 | ||
MY-HS-32-120-Ⅲ | 120 | 137 | 353 | 216 | 686 | 10 | 60 | 15000 |
命名規(guī)則
MY | - | HS | - | 17 | - | 50 | - | Ⅱ | - | SP |
公司代碼 | 機型名稱 | 諧波齒輪節(jié)圓 直徑代號 | 減速比 | | 型式(標準) | 非標代號 | ||||
螞蟻電機品牌 | 柔輪形狀:H代表中空柔輪,C代表杯型柔輪 柔輪長度:S代表標準柔輪,D代表短筒柔輪 | 14=35.6 17=43.2 20=50.8 25=63.5 32=81.3 | 30=1:30 |
| 空白=標準品 SP=形狀、性能等 特殊規(guī)格 |
產品介紹
諧波傳動是由美國發(fā)明家C.walt Musser 馬瑟于上世紀50年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此諧波驅動理論應用金屬的撓性和彈性力學,了傳統(tǒng)的動力傳達方式,躍然贏得舉世矚目。
諧波傳動裝置構成 諧波減速傳動裝置主要由三個基本零部件構成,即:波發(fā)生器、柔輪和剛輪。 波發(fā)生器:由柔性軸承和橢圓凸輪組成 柔輪:帶外齒圈的薄壁金屬彈性體部件 剛輪:帶有內齒圈的剛性圓環(huán)狀部件,一般比柔輪齒數多2齒 | ![]() |
諧波齒輪傳動減速原理
諧波傳動是一種靠波發(fā)生器使柔輪齒輪產生可控彈性變形實現(xiàn)運動和動力傳遞的傳動。波發(fā)生器內的橢圓形凸輪在柔輪內旋轉使柔輪產生變形。
當波發(fā)生器裝入柔輪內圓時,迫使柔輪產生彈性變形而呈橢圓狀,使其長軸處柔輪輪齒插入剛輪的輪齒槽內,成為嚙合狀態(tài);而其短軸處兩輪輪輪齒不接觸,處于脫開狀態(tài)。由嚙合到脫開的過程之間則處于嚙出或嚙入狀態(tài);當波發(fā)生器連續(xù)轉動時,迫使柔輪不斷產生變形,使兩輪輪齒在進行嚙入、嚙合、嚙出、脫開過程中不斷改變各自的工作狀態(tài),產生了所謂的錯齒運動,從而實現(xiàn)了主動波發(fā)生器與柔輪的運動傳遞。
結構創(chuàng)新技術
齒形:采用黃金分割率的雙圓弧齒形設計理念,設計齒形的長高比,此外,通過擴大齒根R,降低了齒根應力集中,極大提高了強度、剛性及柔輪的使用壽命。
傳動精度高:采用特殊的凸輪輪廓設計,使輪齒嚙合重合度更高,傳動更加順暢,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零齒隙,從而提高傳動平穩(wěn)性。
齒輪接觸將從嚙合初期開始將持續(xù)進行。通過齒輪的連續(xù)接觸,同時嚙合的齒數將達到總齒數的約30% 。 | ![]() |
工藝創(chuàng)新技術
表面處理工藝:已申請發(fā)明。重復定位精度和傳動誤差保持能力提高99%,接觸疲勞壽命提高99%,摩擦系數由Ra 0.5降到Ra 0.1,有效降低噪音約20%;同時,提高了傳動平穩(wěn)性。
熱處理工藝:采用高純度進口材料,的熱處理工藝,晶粒度≥9級,彈性極限提高20%,彎度疲勞強度提高15%。
(一)同行產品齒面接觸痕 | (二)螞蟻電機產品齒面接觸痕 | 精度保持能力提高200%,接觸疲勞壽命提高200%,如圖所示:同等條件下,螞蟻電機齒面磨損情況明顯優(yōu)于同行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