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加熱罐是一種在油中含水量較高的情況下使用的設備,主要用于提高油溫和促進油水分層效果的設備。絮凝是油水處理工藝中的一個重要步驟,目的是通過加入絮凝劑
(一種能夠促使油中懸浮顆粒相互聚集的化學物質(zhì))來去除油中的懸浮物、膠體和其他雜質(zhì),從而凈化油。
絮凝加熱罐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1.溫度控制:在某些情況下,提高油溫可以加速絮凝劑的水解過程,增強其電荷中和、吸附架橋等作用效果,使得懸浮顆粒更快地凝聚成較大的絮狀物,便于后續(xù)的沉淀或過濾處理。加熱罐通過內(nèi)置的加熱系統(tǒng)(如電熱元件、蒸汽盤管等)對進入的油水體進行加熱,達到理想的處理溫度。
2.絮凝劑添加:在油水被加熱的同時或之后,絮凝劑會被均勻地投加到油水中。適宜的溫度有助于絮凝劑更充分地分散和溶解,提高其與油水中雜質(zhì)的接觸和反應效率。
3.混合與反應:罐體內(nèi)通常配備有攪拌裝置,用于促進油水、絮凝劑及懸浮顆粒之間的混合,加快絮凝過程。適當?shù)臄嚢鑿姸群蜁r間對于形成穩(wěn)定、易于分離的絮體至關(guān)重要。
4.絮體沉降或過濾前處理:經(jīng)過充分的絮凝反應后,油水體中的絮狀體會逐漸增大并下沉,或者更容易被后續(xù)的過濾設備捕獲去除。加熱和絮凝處理后的油水隨后會進入下一級的澄清或過濾單元。
絮凝加熱罐的設計和操作參數(shù)(如溫度、攪拌速度、絮凝劑種類與投加量等)需根據(jù)具體的油水比例情況和處理要求來確定,以確保油水處理效率和出油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