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短缺和河流污染日益嚴重的中國存在另一個水危機。那就是以前不太被提及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一旦被污染,要想凈化,將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中國雖然有管理地表水的法律,但管理地下水的法律和制度卻不健全。導致現在甚至此刻仍未采取針對污染源的根本解決措施,中國的地下水仍在繼續(xù)被污染。
中國環(huán)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于2008年7月公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指出,地下水占全國水資源的三分之一,占全國總用水量的20%,在飲用水中所占的比重高。中國13億人口中,有70%飲用地下水,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在中國,地下水是維系生活和生命的水源。
但是,情況非常悲慘。春節(jié)期間,地下水污染再次成為公眾熱門話題。一位公益人士微博爆料稱,在山東濰坊,化工廠、造紙廠將致命性污水通過高壓水井壓到地下逃避監(jiān)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進行多年。
山東濰坊地下排污事件已持續(xù)發(fā)酵數日,但截至目前,包括官方及各界仍未對事件真?zhèn)翁峁┱{查結果和事實證據。此事件的成因及后續(xù)發(fā)展一時間顯得十分撲朔迷離。盡管如此,濰坊市環(huán)保局相關人士18日表示,該局已組織5個調查組分赴下屬各市縣開展針對此次事件的全面調查。山東環(huán)保廳已在全省組織開展以地下水污染為重點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yè)保障群眾健康”環(huán)保專項行動,對轄區(qū)內企業(yè)進行重點排查和治理。
2天,715家的排查量,濰坊市環(huán)保局的“神速”排查,似乎從一開始就注定“暫未發(fā)現帖文反映的問題”這一結局。但為表示盡職盡責,懸賞十萬求舉報。拋開排查“企業(yè)將污水直排地下”的技術含量而言,濰坊市環(huán)保局“走馬觀花”式排查之后,再將輿論的矛頭指向公眾,著實讓人費解。作為環(huán)境保護執(zhí)法單位,與其懸賞十萬,不如真抓實干。
據悉,地下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覆蓋全國的普遍問題。有關部門對118個城市監(jiān)測顯示,約64%城市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治理空間巨大。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地下水質惡化的現象,工業(yè)廢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層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此次網友熱議水污染,正是民眾環(huán)保意識增強的體現,應該得到地方政府的理解和呼應。
據了解,地下排污有三種類型:1,滲坑、滲井排放;2、淺井水層排放;3、高壓深井排放。前兩種會造成地下水污染,第三種則是利國利民的技術創(chuàng)新。國外把第三種排放方式又稱為“深井灌注”,是一種成熟的污水、廢液處理方式。在中國,被采用廣泛的地下排污方式恰恰是前兩種。在發(fā)達國家,常采用的是第三種“深井灌注”。
深井灌注技術,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當時主要用來處置石油生產的廢液或市政廢液、廢水。到2009年,全美89%難以處理的危險工業(yè)廢液通過深井灌注方式來進行處置。據悉,深井灌注就是將廢液灌注到與人類日常生活環(huán)境隔絕的地質深層,從而實現安全處置。
在網絡上盛傳的一篇文章中,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將地下灌注所采用的灌注井分為五類,其中,煉油、金屬制造業(yè)、化學品生產、制藥、商業(yè)污水處理、市政污水處理以及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危險廢物、其他工業(yè)和市政廢液和放射性廢物可以進行灌注到所有地下可飲用水源之下。在大湖地區(qū)典型的灌注井深1700至6000英尺(518米~1829米),在海灣沿岸深度為2200至12000英尺(671米~3658米)甚至更深。
公開資料還顯示,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早在上個世紀就完成了一項風險研究,該研究認為:與地表填埋、貯存罐藏或焚燒等其他處置技術相比,深井灌注技術對于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所構成的危害極低,可能造成的危害風險小。
美國地廣人稀,推廣深井灌注對人的生活影響不大,但在人口密集的中國,深井灌注一旦密集開展,對環(huán)境的影響很難估量。同時,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制定控制深井灌注行為的法律法規(guī),也沒有明確的部門對其實施監(jiān)管,這都給深井灌注的推廣帶來了難度。
中國存在企業(yè)和行政管理體制不健全、技術實力不足、監(jiān)測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旨在提高國民意識和防止污染的體制和制度剛開始構建。中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等部門制定了“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反復進行修訂,正努力完善監(jiān)測網絡和推進污染防治項目等。
中國地下水污染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不得不從根本上遏制的時候了,再不治理,將難有清潔的水源。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擬對各地落實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情況進行考核,作為主管部門對各省區(qū)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評的依據之一,每5年為一個考核期。此舉標志著中國嚴格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制度的正式確立。
有網友說,再嚴格的制度,只寫在紙上等于零,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馬。水污染日益嚴重的根源在于單一追求GDP的政府績效考核機制。如果再不放棄這一發(fā)展思路,污染將演變成為整個民族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