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楊劍等對伊洛瓦底江水系的裂腹魚屬進行分類整理,發(fā)現2個未被描記的種,并命名為白體裂腹魚和奇異裂腹魚。該研究發(fā)表于《動物學研究》。
裂腹魚是一種分布于高原湖泊和江河之中的鯉形目鯉科魚類。此次命名的白體裂腹魚,下唇完整不分葉、表面有發(fā)達乳突,下唇后緣平直呈橫帶形。下頜內側角質突起甚厚,充滿整個口腔,角質前緣銳利。胸鰭末端之前的峽部和腹部裸露無鱗,須長約等于眼徑,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較軟,基部1/3擴大變硬、后緣有明顯鋸齒。體側暗褐色,無明顯黑斑等典型特征與同屬其他種類相區(qū)分。
奇異裂腹魚,吻皮與上唇約等厚;下唇發(fā)達,分三葉,中間葉小,約與觸須基部直徑相當。唇后溝連續(xù),下頜無銳利角質,胸鰭末端之前的峽部和腹部裸露無鱗,須長約等于眼徑。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擴大,為粗狀的硬齒,后緣具強鋸齒。背鰭起點位于腹鰭起點之后,通體淺灰色,體側無斑紋等典型特征與同屬其他種類相區(qū)分。
同時,該研究還對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水系的所有裂腹魚類進行了分類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