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天琪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解析:GRC輕質隔墻板抹灰處理工藝
GRC輕質隔墻板抹灰工藝流程:清除墻面浮灰→修正補平勾縫→灑水濕潤基層→做灰餅→必要部位掛網處理→1:1水泥砂漿或建筑用膠水泥漿拉毛墻面→抹底層灰→抹中層灰抹→面層灰→清理。
*抹灰的時間應控制在砌筑完成的7天以后進行,如遇到雨季施工時,砌筑完成和抹灰之間的間隔時間要視墻面的干燥程度適當延長。
*抹灰前應先用鋼絲刷將墻面滿刷一遍,清除影響砂漿與墻面粘附力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隨后澆水潤濕墻面,將剩余的粉狀物沖掉。為避免抹灰砂漿厚薄差異太大而引起開裂、空鼓,應將墻面低凹處修正補平。抹灰前檢查灰縫,將飽滿度不夠的灰縫補滿。
*抹灰前墻面應保持濕潤,含水率保持在10~15%左右,抹灰前可先隔夜對墻面淋水2~3次,具體情況要視當時的氣候來定,一般來說春季濕度大,墻體本身含水率高,只需稍為淋濕墻面即可,遇到高溫和干燥的天氣,則要適當加大淋水量。
*抹灰砂漿的選用應與GRC輕質隔墻板材質相適應,保水性要好,宜選用加氣混凝土抹灰砂漿,也可選用水泥石灰砂漿,有條件的工地可在砂漿中添加有機或無機塑化劑,以增加砂漿的保水性和粘結能力。砂漿強度的選擇宜由內到外從低到高過渡,以兼顧基層材料和外部飾面的要求。
*抹底層灰前*行基面處理,可選用1:1水泥砂漿或建筑用膠水泥漿拉毛墻面,或者使用界面劑作基面處理。基面處理完后在基面處理材料干燥凝固前即抹底層灰。
*底層灰的強度和膨脹系數應與基層相當,可選用強度較低的1:1:6水泥石灰砂漿,同時適當提高砂漿配合比中的中粗砂和砂的比率,以減少砂漿的干燥收縮。底層灰要用抹子刮上墻,厚度在5mm以內,帶有一定壓力的砂漿被擠進孔或縫內形成犬牙交錯的連接,既有利于抹灰層與墻面的共同工作,又能使底灰適應基層的變形。
*底層灰稍干后檢查無空鼓、裂紋現象后,即進行中層抹灰,厚度宜在7~9mm,砂漿可選用1:1:4的水泥混合砂漿,若中層抹灰過厚,則應分層涂抹,每層時間間隔在24h以內。待中層抹灰達7成干后,即可抹面層灰,抹灰時須壓實抹光。
*GRC輕質隔墻板抹灰完成后,要做好防雨遮蓋,避免雨水直接沖淋墻面,受日照直射墻體,要做好遮陽處理,必要時用噴霧器噴水養(yǎng)護。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http://www.qzgqbsh.com/qzgqbsh-ParentList-451655/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