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生物通報道 近日來自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在新研究中確定了IL-17細胞因子家族成員IL-17C的受體及信號傳導分子機制。相關研究論文發(fā)表在生物學期刊《細胞》(Cell)旗下子刊《免疫》(Immunity)雜志上。
文章通訊作者是華人科學家董晨教授,早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赴美留學時師從美國*院士Max Cooper教授(*發(fā)現(xiàn)B細胞的科學家),董晨教授現(xiàn)任M.D.安德森癌癥中心免疫系正教授。
Th17作為一種近年來被發(fā)現(xiàn)的在炎癥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主導作用的效應T細胞,其產(chǎn)生的特征性細胞因子白介素17 (IL-17)越來越廣泛地受到關注。研究發(fā)現(xiàn),IL-17在多種自身免疫疾病如多發(fā)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牛皮癬的患者的特定病理組織中顯著上調。此外,對于自身免疫疾病動物模型研究表明,IL-17或其受體IL-17R基因剔除小鼠能夠顯著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誘導,而將IL-17抗體注射到小鼠體內亦可以很大程度地減少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生,表明阻斷IL-17的功能很可能會有效的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因此,研究IL-17發(fā)揮功能的信號轉導機制是至關重要的。
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了六個IL-17家族成員IL-17 A、IL-17B、IL-17C、IL-17D、IL-17E(亦命名為IL-25)和IL-17F,以及五個IL-17受體(IL-17RA-IL-17RE)家族成員。然而目前僅IL-17 A、IL-17E和IL-17F的促炎性因子作用得以確認。IL-17B、IL-17C和IL-17D尚待深入地研究。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了17RE 是IL-17C的結合配體,IL-17C選擇性地與在Th17細胞上的IL-17RE結合,借助IL-17RA-RE受體復合物和下游的Act1接頭蛋白傳導信號,誘導IkappaB激酶家族成員I B 表達從而啟動了TH17細胞炎癥反應。
新研究揭示了一個在促炎性反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信號通路,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靶點。
(生物通:何嬙)
生物通推薦原文摘要:
Interleukin-17C Promotes Th17 Cell Respons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 via Interleukin-17 Receptor E
Although several interleukin-17 (IL-17)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receptors have been recently appreciated as important regulator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e function of other IL-17 cytokines and IL-17 receptor-like molecules is unclear. Here we show that an IL-17 cytokine family member, IL-17C, was induced in a Th17 cell-dependent autoimmune disease and was required for its pathogenesis. IL-17C bound to IL-17RE, a member of IL-17 receptor family whose full-length isoform was selectively expressed in Th17 cells and signaled via an IL-17RA-RE receptor complex and the downstream adaptor Act1. IL-17C-IL-17RE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a nuclear IkappaB family member, IB, in Th17 cells to potentiate the Th17 cell response. Thus, our work has identified a cytokine-receptor pair with important function in regulating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is pathway may be targeted to treat autoimmune diseases.
作者簡介:
董晨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炎癥和癌癥研究中心的主任,及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免疫學系教授(終身)。目前受聘為同濟大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炎癥與腫瘤轉化醫(yī)學研究所所長。
科研業(yè)績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炎癥和癌癥研究中心的主任,及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免疫學系教授(終身)。近20年來主要研究固有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調節(jié)、細胞膜分子信號轉導及基因表達的調控機制,重點探討正常免疫應答以及免疫調節(jié)異常導致的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反應的分子調控機制。其領導的團隊在發(fā)現(xiàn)重要免疫耐受調節(jié)分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Th17細胞的分化、調節(jié)和功能研究方面進行了大量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是該領域的研究之一。其發(fā)現(xiàn)對人們理解炎癥、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已在*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及專著120余篇,共獲得10多項資助,其中NIH資助6項,目前在研10項。2009年被美國免疫學學會授予取得杰出成就的青年免疫學家獎。目前受聘為同濟大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炎癥與腫瘤轉化醫(yī)學研究所所長。
來源:生物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