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處理中微生物的分類
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是真菌,藻類和動物。
1.細菌
細菌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快速的生長速度。根據養(yǎng)分的不同需求,細菌可分為自養(yǎng)細菌和異養(yǎng)細菌。自養(yǎng)細菌利用各種無機物質(CO2,HCO3-,NO3-,PO3-4等)作為營養(yǎng)物質,將其轉化為另一種無機物質,釋放能量,合成細胞物質,其碳源,氮源和磷。全是無機的。異養(yǎng)細菌使用有機碳作為碳源,使用有機或無機氮作為氮源,然后將其轉化為無機物質,例如CO2,H2O,NO3-,CH4,NH3等,以釋放能量并合成細胞材料。污水處理設施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異養(yǎng)細菌。
2.真菌
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真菌是需氧細菌,以有機物為碳源,生長pH為2?9,佳pH為5.6。真菌對氧氣的需求較少,只有細菌的一半。真菌通常出現在低pH值和低分子氧的環(huán)境中。
真菌絲在活性污泥的聚集中起骨架作用,但是過多的絲狀細菌的存在會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并引起污泥膨脹。真菌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3.藻類
藻類是單細胞和多細胞植物微生物。它含有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以釋放氧氣,吸收水中的氮,磷和其他營養(yǎng)素以合成其自身的細胞。
4.原生動物
原生動物是能分裂和繁殖的低的單細胞動物。污水中的原生動物既是凈水器又是水質指標。大多數原生動物是有氧異養(yǎng)的。在污水處理中,原生動物的作用不如細菌重要,但由于大多數原生動物可吞咽固體有機物和游離細菌,因此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原生動物對環(huán)境變化更敏感。不同的原生動物出現在不同的水質環(huán)境中,因此它們是水質的指標。例如,有許多時鐘蠕蟲具有足夠的溶解氧。當溶解氧低于1 / L時,它們出現的頻率降低并且不活躍。
5.后生動物
后生動物是多細胞動物。污水處理設施和穩(wěn)定池塘中常見的后生動物包括輪蟲,線蟲和甲殼類動物。
后生動物都是有氧微生物,生活在水質較好的環(huán)境中。后生動物以細菌,原生動物,藻類和有機固體為食。它們的存在表明處理效果更好,并且是污水處理的指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