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套管預制保溫管生產(chǎn)廠家報價
1、表面處理
涂裝前的表面處理是確保漆膜防腐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特別是鋼鐵的表面處理。在施工過程各個因素中,鋼鐵表面防銹質(zhì)量,占影響質(zhì)量程度的49.5%,涂層厚度占19.1%,涂料種類的選擇占4.9%,施工工藝、環(huán)境因素等其它因素占26.5%。由此可見,鋼鐵表面處理的質(zhì)量控制是防腐涂層的zui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1.1 鋼鐵表面處理
涂裝前的鋼鐵表面處理(除銹),不僅是指除去鋼鐵表面的污垢、油脂、鐵銹、氧化皮、焊渣或已失效的舊漆膜的清除程序,即清潔度,還包括除銹后鋼鐵表面所形成的合適的粗糙度。
1.1.1 防銹方法:鋼鐵表面的除銹可按不同的方法分類。按除銹順序可分為一次除銹和二次除銹;按工藝階段可分為車間預處理、分段除銹、手工敲鏟除銹和酸洗等方法。
1.1.2 預處理:鋼鐵表面的預處理,就是在涂裝車間底漆或底漆之前,經(jīng)鋼材預處理流水線,以拋丸除銹等方法,清除鋼材表面的氧化皮、銹蝕物以及由外部因素造成的污垢、灰塵等。其次,表面預處理還包括在涂裝之前,將已涂過底漆或車間底漆的鋼鐵表面的浮銹和焊渣、污垢及灰塵等清除干凈。
1.1.3 鋼絲刷清理:鋼絲刷除銹清理時,一般用風動或電動旋轉(zhuǎn)鋼絲刷,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清除氧化皮等,只適用于浮銹的預處理。
鋼套管預制保溫管生產(chǎn)廠家報價
1.1.4 敲鏟處理:手工敲鏟或動力工具敲鏟的除銹方法,通常與鋼絲刷除銹方法共同使用。這種方法適用于普通除銹或局部修補涂裝,不適用于環(huán)氧類、氯化橡膠類、氯磺化聚乙烯等重防腐的涂裝除銹,也可作為噴射除銹方法的前道工序、鏟除較厚的銹蝕層,以便減輕噴射除銹費用。
1.1.5 砂輪除銹:利用風動或電動旋轉(zhuǎn)彈性砂輪法打磨鋼鐵表面來進行除銹,適用于局部除銹和焊縫的處理。較之鋼絲刷除銹或敲鏟除銹有更為滿意的效果。
1.1.6 噴射(砂)除銹:將高速運動的磨料(砂)噴射到鋼鐵表面,使其強烈地撞擊和磨擦鋼鐵表面,從而達到除銹目的,是一種*、高效、且能實現(xiàn)自動流水線作業(yè)的*除銹方法。
噴射(砂)除銹常用的有拋丸、噴丸、噴砂和真空噴射等方法。
噴射除銹應選擇合適的磨料種類(直徑為0.5~1.5mm的鑄鐵丸、鑄鋼丸、棱角鋼砂、鋼絲段和銅礦渣等)以及控制噴射的能量和角度,得到理想的、符合標準的除銹等級。
噴射除銹達標后,表面粉塵必須全部清除干凈,用漆刷或壓縮空氣吹凈。
1.1.7 清理:一般用手工操作方法,在涂裝施工前,對表面處理達到要求的(含混凝土面)、底漆、面漆已涂裝擱置多時的涂層表面的污垢、油脂、灰塵等用刷帚、壓縮空氣、溶劑、抹布等清理。
1.1.8 銹蝕等級:鋼鐵表面的四個銹蝕等級分別以A、B、C、D來表示;
* 金屬覆蓋有氧化皮,幾乎沒有鐵銹的鋼材表面;
B級 已產(chǎn)生銹蝕,并且部分氧化皮已經(jīng)剝落的鋼材表面;
C級 氧化皮已因銹蝕而剝落,或可以刮除,并且有少量點蝕的鋼材;
D級 氧化皮已銹蝕全面剝落,并且已普遍發(fā)生點蝕的鋼材。
1.1.9 除銹等級:參照瑞典除銹標準SIS055900—1097《涂裝前鋼材表面除銹標準》和除銹標準ISO8501—1:1988,以及國家標準GB8923—88《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本說明書提及的除銹等級標示:
S*——表示噴射或拋丸除銹法
St級——表示手工工具和動力工具除銹法,如鏟刀、鋼絲刷、電動砂輪片、電動砂輪、電動銅絲刷等工具除銹法
Sa1級——輕度的噴砂處理,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污和污垢、并且沒有附著不牢的氧化皮、鐵銹和舊油漆涂層等附著物。
Sa2級——*的噴射或拋丸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污和污垢、氧化皮、鐵銹和舊油涂層等附著物已基本清除,其殘留物應是牢固附著物。
Sa2.5級——很*的噴射或拋丸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污和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層等附著物。
Sa3級——鋼鐵表面潔凈的噴射或拋丸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污和污垢、氧化皮、鐵銹和油涂層等附著物,表面應顯示均勻的金屬光輝。
St2級——*的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污和污垢,并且沒有附著不牢的氧化皮、鐵銹和舊油漆涂層等附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