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huán)保領域,垃圾被稱作固廢。固廢的處理在我國目前來說分為焚燒和填埋兩種方式。填埋的垃圾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殘留著大量的細菌、病毒;大量占用土地,還潛伏著沼氣重金屬污染等隱患;其垃圾滲濾液還會長久地污染地下水資源。但是填埋由于具有技術成熟、處理費用低等優(yōu)點,仍然是目前我國城市垃圾集中處置的主要方式。這種方法潛在著極大危害,如果不將垃圾滲濾液妥善處理,那么就會給子孫后代帶來無窮的后患。
垃圾滲濾液
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fā)酵、雨水沖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滲濾出來的污水。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應產(chǎn)生的水、地下潛水的反滲和大氣降水。其中大氣降水占滲濾液總量的大部分。
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其性質(zhì)取決于垃圾成分、壓實程度、氣候、水文條件和填埋時間等因素,一般來說有以下特點:水質(zhì)復雜,危害性大;COD和BOD5濃度高;氨氮含量高;金屬含量較高。
根據(jù)填埋場的年齡,垃圾滲濾液又分為年輕滲濾液和老齡滲濾液。
年輕滲濾液。
又叫“新垃圾水”,填埋時間在5年以下,其特點是COD、BOD5濃度高,可生化性強。
現(xiàn)有處理工藝:
1、芬頓+二級生化
優(yōu)點:工藝成熟
缺點:運行狀況不好,出水COD經(jīng)常不達標;有固廢產(chǎn)生;運行成本較高;工藝流程復雜,操作穩(wěn)定性差;占地面積大
2、進膜濃縮
優(yōu)點:COD能夠達標;運行成本較低
缺點:投資較高;有濃水產(chǎn)生;膜需定期更換
鑒于現(xiàn)有處理技術的缺點,美淼將現(xiàn)有處理工藝取長補短,研發(fā)出一種新的工藝:生化+BDD超級氧化。
BDD超級氧化
首先采用生化處理,去除水中大部分可生化的有機物。垃圾滲濾液生化處理后的尾水COD濃度約為400~800mg/L,這時,其可生化性較差,所以通過傳統(tǒng)辦法很難進一步降低出水COD濃度。
采用BDD超級氧化處理,COD去除率可以達到90%,處理后的廢水,COD降到100mg/L以下,進一步處理,可以到60mg/L以下,達標排放。
老齡滲濾液。
又叫“老垃圾水”,填埋時間在5年以上,垃圾逐漸陳腐,其pH值接近中性。COD和BOD5濃度有所降低,BOD5/COD比值減小,氨氮濃度增加。表現(xiàn)為高NH3-N、TN,低COD,可生化性差,且絕大部分COD為難降解的腐殖質(zhì),污泥增殖困難。隨著垃圾填埋場運行時間的推移,滲濾液水量、水質(zhì)也在發(fā)生變化,處理新鮮滲濾液的工藝系統(tǒng)對于中老齡滲濾液處理并不適用。
某垃圾填埋場老齡滲濾液
COD含量:1200mg/L;氨氮含量:1700mg/L;
要求出水水質(zhì):
COD≤200mg/L;氨氮≤45mg/L;總氮≤70mg/L;
重金屬排放標準按GB/T31962-2015。
工藝介紹:
廢水經(jīng)小試實驗及工程經(jīng)驗,終選擇砂濾+BDD超級氧化+兼氧的工藝路線。即廢水先通過砂濾降低SS后,進入BDD氧化系統(tǒng)去除大部分的COD及氨氮,再進入兼氧系統(tǒng),以保證終總氮的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