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污水處理裝置
客戶再大,不和我合作,也等于零??蛻粼傩?,經常合作,也是我的VIP。市場沒有統一價,你總能遇到比我便宜的,也會有比我貴的。在當前市場競爭的透明大環(huán)境下,暴利是不存在的。認準一個靠譜的合作伙伴就可以了。不要比價比一圈,誰都不相信,后,您永遠也成為不了誰家的VIP。做好服務,做好自己。
—————感恩與我合作的每一位顧客朋友們!
什么是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化學需氧量主要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當有機物進入水體,在進行分解是會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體缺氧,生物死亡.其實COD的測定就是用化學的方法快速測定如果水中有機物分解會消耗多少的氧,消耗的越多說明水體中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
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COD定義:
定義1: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的含氧量。以mg/L為單位,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嚴重。
定義2:水體中易被強氧化劑氧化的還原性物質所消耗氧化劑折算成氧的量。 定義3:水中有機物和還原性物質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劑量,折算成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用mg/L表示。該指標主要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
定義4: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guī)定條件下用氧化劑進行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物質(主要是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用以間接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類物質的含量,是反映有機物污染的重要類別指標之一。
測定BOD的方法有稀釋接種法、微生物傳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氣降解法、庫侖滴定法、測壓法等。常用稀釋接種法測定污水的BOD。該方法也稱五天培養(yǎng)法(BOD5),即取一定量水樣或稀釋水樣,在20℃±1℃培養(yǎng)五天,分別測定水樣培養(yǎng)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物質(主要是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用以間接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類物質的含量,是反映有機物污染的重要類別指標之一。
測定BOD的方法有稀釋接種法、微生物傳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氣降解法、庫侖滴定法、測壓法等。常用稀釋接種法測定污水的BOD。該方法也稱五天培養(yǎng)法(BOD5),即取一定量水樣或稀釋水樣,在20℃±1℃培養(yǎng)五天,分別測定水樣培養(yǎng)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工藝流程簡述
1.格柵:廠區(qū)污水首*入格柵,格柵對污水中懸浮物處理效果較好,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構筑物的負荷,因為污水中大多數懸浮物(漂浮物)不易生物降解,在生物處理單元中不能短時間去除,會造成阻塞機泵及工藝管道等不良影響。
2.調節(jié)池:經過格柵去除雜物的污水進入調節(jié)池。對不同時段流入的污水起到均衡水質水量的調節(jié)作用,使進入生化系統污水保證后續(xù)生化單元的運行效果。
3.初沉池:初沉池可除去廢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廢水經初沉后,約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單位質量BOD或固體物計算,初沉池是經濟上較為節(jié)省的凈化步驟,對于生活污水和懸浮物較高的工業(yè)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預處理。經過初沉池的污水再流入綜合調節(jié)池,然后再進入分離池。
4.水解酸化單元:經過分離池的分離之后,污水再流入酸化罐,水解酸化是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較為經濟有效的條件,水解酸化原理是利用厭氧生物反應的*階段,利用產酸菌將大分子難降解的復雜有機物分解成低級小分子易降解有機物,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氧生物處理單元提供良好的運行條件。
5.接觸氧化單元:生物接觸氧化是經過長時間工程實踐及理論技術更新總結的一套*成熟工藝,屬于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利用池體內高效生物填料上附著的高密度微生物,通過向池內供氧,使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機物,達到去除水中COD、BOD5??刂品磻獥l件,可實現硝化過程,達到去除水中氨氮的效果。其單位容積污泥含量高,容積負荷大,污泥活性、沉淀性能好,既能大大縮短了水力停留時間,又能保證處理效果。減小池體容積,節(jié)省基建費用。其污泥產率低,日產污泥量少,污泥穩(wěn)定性好,易于脫水,降低了污泥處理的費用。
6.沉淀池:選用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應用廣泛的斜板式沉淀池,這種沉淀池表面負荷要比普通平流、豎流沉淀池表面負荷提高一倍,在短停留時間的運行條件下*不影響泥水分離效果。由于接觸氧化沉淀池污泥沉淀性好,進而提高了沉淀池的運行效率。斜板沉淀池容積小,采用污泥斗集泥靜壓排泥,不需其他刮泥排泥設備,節(jié)省投資降低運行費用。
7.污泥緩沖池:暫時容納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其中設有潛污泵(污泥回流泵),為保持前端生化系統的污泥濃度。如需排出生化系統中的剩余污泥,將剩余污泥部分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處理。
8.污泥濃縮池:本工藝濃縮池屬于重力濃縮池,生化系統的剩余污泥,在脫水之前進入污泥濃縮池,在污泥濃縮池中進行濃縮,進一步進行泥水分離,降低污泥含水率,為污泥脫水提供條件。池內設置空氣擾動管道,定期對池底進行擾動。濃縮后的污泥通過污泥泵送入污泥脫水機進行脫水。
9.浮渣池:浮渣可考慮單獨進行收集。定期進行排放,如浮渣可再次利用為好。如建設單位場地有限可與濃縮池通用
螺桿泵維護規(guī)程
在對螺桿泵進行維護前,應熟悉螺桿泵的構造并閱讀相關說明。確保泵處于停機狀態(tài),并打開相應保護裝置和關閉電源。
1、運行人員應嚴格遵守本規(guī)程,定期、定人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
2、潤滑維護:按要求依據螺桿泵潤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對螺桿泵進行潤滑維護。
3、每次啟動前檢查驅動裝置的對齊和緊固情況,調整連軸器于正確位置。
4、每次啟動前檢查防護裝置,并使其處于使用位置。
5、保證所有管路中無外來雜質。(大塊堅固物體)
6、確保吸入室內進液順暢,避免干運轉。(每次啟動前通過吸入側管線向泵內注入液體)
7、初運行時,密封函處漏液控制在50-100滴/分鐘,持續(xù)約10-15分鐘。正常后,應維持在1-10滴/分鐘。如漏液過大,可以調整填料壓蓋,使漏液控制在允許范圍。
8、*停運時,應有防凍、防顆粒物沉淀、防顆粒物淤積、防液體腐蝕保護。
9、按設備使用手冊及現場情況進行其他維護。
注:⑴、運行過程中經常查看吸入室的壓力情況。
⑵、運行時經常查看吸入室內液體的情況,防止干運轉。
⑶、如果漏液不能通過填料蓋調整,則應該更換填料。
醫(yī)療污水處理裝置
設備特點1、 該設備埋于地下地表面積可以作為綠化用地,為醫(yī)院節(jié)省占地面積。
2、 污水一體化設備采用耐腐蝕、抗氧化材質制成,使用壽命長,為醫(yī)院節(jié)省運行費用。
3、 通過生物接觸氧化池結合層層過濾、消毒裝置,污水處理效果佳,解決病菌傳播困擾。
4、 此設備脫臭效果好、產生的污泥量小,不會給環(huán)境造成其他污染危害。
5、 全自動控制系統,安裝損壞報警系統,無需人工看管,節(jié)省勞動力投入。
處理標準醫(yī)院污水經處理與消毒后,應達到下列標準:一、連續(xù)三次各取樣500毫升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于500個。
當采用氯化法消毒時,接觸時間和接觸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應符合表2·02的要求:
污水處理構筑物中的污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污泥排放時應達到下列標準:
蛔蟲卵死亡率大于95%;二、糞大腸菌值不小于10-2;三、每10克污泥(原檢樣中),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當污泥采用高溫堆肥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時,堆肥的溫度必須大于50℃,并應持續(xù)5天以上。
無上、下水道設備或集中式污水處理構筑物的醫(y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進行單獨消毒或其它無害化處理。第2.0.6條醫(yī)院污水經處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質與有害物質的含量應符合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要求。
新標準
1、新標準對醫(yī)院產生的污水、廢氣和污泥進行了全面控制,在強調對含病原體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時,兼顧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
2、在生物指標上,新標準對排入下水道與排入水體的醫(yī)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標準嚴格區(qū)分醫(yī)院性質,同時根據污水去向分為兩個等級,并在原有標準基礎上提出嚴格的控制各級指標。
3、新標準考慮了消毒效果和生態(tài)安全性問題,針對不同性質醫(yī)院及污水去向對消毒時間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確規(guī)定,嚴格了余氯標準的上限。
4、在理化指標方面,對排入地表水體的醫(yī)院污水和傳染病醫(yī)院污水的COD、BOD5、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指標都在原有標準基礎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以增強污水處理系統的抗風險性??紤]氨氮也消耗消毒劑,對氨氮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廢水處理技術1.洗相廢水處理
洗相廢水主要來自放射科照片洗印,其中含有的污染物質主要是顯影劑、定影劑和漂白劑等。 此外,還含有來自于定影液中的銀,可進行回收利用。 銀的回收方法有電解提銀法和化學沉淀法,低濃度含銀廢水也可采用離子交換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處理。
2.含汞廢水處理
含汞廢水主要來自各種口腔門診和計測儀器儀表中使用的汞。 汞的危害*,進入水體后可轉化為有機汞,并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濃縮。 含汞廢水處理方法包括鐵屑還原法、化學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和離子交換法。
4.傳染病毒廢水的處理
醫(y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 病毒廢水可采用消毒劑和紫外光照射的方法進行處理。
5.其他廢液廢水處理
醫(yī)院排出的廢水中還含有在醫(yī)院內部大量使用的有機溶劑、消毒劑、殺蟲劑及其他化學藥品。 對含有這些特殊污染物質的有毒有害廢水一定要做好收集處理工作,不能隨意排放。
廢水處理藥劑根據藥劑用途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絮凝劑:有時又稱為混凝劑,可作為強化固液分離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選池及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huán)節(jié)。
(2)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fā)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調理劑:又稱為脫水劑,用于對脫水前剩余污泥的調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4)破乳劑:有時也稱脫穩(wěn)劑,主要用于對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廢水氣浮前的預處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5)消泡劑:主要用于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泡沫。
(6)pH調整劑:用于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pH值調整為中性。
(7)氧化還原劑: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質或還原性物質的工業(yè)廢水的處理。
(8)消毒劑:用于在廢水處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