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90噸的氣浮機哪家好
總是會聽說利用氣浮裝置來進行廢水的處理,那究竟什么才是氣浮裝置呢?它的核心工作原理是什么?對于廢水又是如何達到處理效果的?這些問題答案即將在下面的內容中揭曉。
首先要知道,所謂的氣浮裝置就是指利用氣浮機的氣浮法,將工業(yè)中的廢水進行處理的裝置及設備。而這里的氣浮法實際上是一種實現(xiàn)固液或液壓分離過程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使其粘附廢水中的污染物。
在水處理中,氣浮法廣泛應用于處理含有細小懸浮物、藻類及微絮體的廢水、造紙廢水和含油廢水等,這也是很多行業(yè)會需要氣浮裝置的原因。當然各行各業(yè)的氣浮裝置極有可能是不同的,因為它依照產(chǎn)生微氣泡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電解氣浮裝置、布氣氣浮裝置和溶氣氣浮裝置等。
直到目前為止使用的比較多氣浮裝置就是溶氣氣浮機,它可以使空氣在一定壓力作用下溶解于水中,并達到過飽和的狀態(tài);然后再突然使溶氣水在常壓下將空氣以微細氣泡的形式從水中逸出,進行氣浮。
相比其他氣浮裝置來說,溶氣氣浮形成的氣泡細小,其初始粒度為80 gm左右;而且在操作過程中,還可以人為地控制氣泡與廢水的接觸時間,這都是使其凈化效果較好的原因所在,才能在含油廢水、含纖維廢水處理方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使用氣浮裝置處于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水已經(jīng)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了,它屬于物理法污水處理方法,可以有效得到符合要求的水,進行排放,避免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北極星環(huán)保網(wǎng)訊:高密池可用于原水凈化也可用于污水混凝沉淀去除SS,或者用于中水回用,膜濃水等工藝的軟化澄清。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工作原理
原水投加混凝劑,在混合池內,通過攪拌器的攪拌作用,保證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劑與原水快速混合。
高效沉淀池分為絮凝與沉淀兩個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劑,池內的渦輪攪拌機可實現(xiàn)多倍循環(huán)率的攪拌,對水中懸浮固體進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體。
沉淀池由隔板分為預沉區(qū)及斜管沉淀區(qū),在預沉區(qū)中,易于沉淀的絮體快速沉降,未來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體被斜管捕獲,zui終高質量的出水通過池頂集水槽收集排出。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與傳統(tǒng)高效沉淀池的比較
與傳統(tǒng)高效沉淀池比較,高效沉淀池技術優(yōu)勢如下:
1、表面負荷高:利用污泥循環(huán)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傳統(tǒng)高效沉淀池。
2、污泥濃度高:高效沉淀池產(chǎn)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設置污泥濃縮池。
3、出水水質好:高效沉淀池因其*的工藝設計,由于形成的絮體較大,所以更能攔截膠體物質,從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
高效沉淀池工藝的關鍵之處—污泥循環(huán)和排泥
污泥循環(huán):部分污泥從沉淀池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應筒內,通過精確控制污泥循環(huán)率來維持反應筒內均勻絮凝所需的較高污泥濃度,污泥循環(huán)率通常為5-10%。
排泥:刮泥機的兩個刮臂,帶有鋼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機持續(xù)刮除污泥的同時,也能起到濃縮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四大特點:
1、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經(jīng)濟效益顯著;
2、處理水質優(yōu)、社會效益好;
3、抗沖擊能力強、適用水質廣泛;
4、設備少、運行維護方便。
高效沉淀池池設計計算書
一、設計水量
Q=500t/h=0.14m3/s
二、構筑物設計
1、澄清區(qū)
水的有效水深:本項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設計。
斜管上升流速:12~25m/h,取20 m/h。
——斜管面積A1=500/20=25m2;
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 m/h。
——沉淀入口段面積A2=500/60=8.3m2;
中間總集水槽寬度:B=0.9(1.5Q)0.4=0.9×(1.5×0.14)0.4=0.48m
取B=0.6m。
從已知條件中可以列出方程:
X•X1=8.3 ——①
(X-2)•(X-X1-0.4)=25 ——②
可以推出:A=X3-2.4X2-33.3X+16.3=0
當X=7.0時 A=8.6>0
所以取X=7.0。即澄清池的尺寸:7.0m×7.0m×6.7m=328m3
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時間:t=328/0.14=2342s=39min;
X1=8.3/X=1.2 , 取X1=1.2m,墻厚0.2m
斜管區(qū)面積:7.0m×5.6m=39.2m2
水在斜管區(qū)的上升流速:0.14/39.2=0.0035m/s=12.6m/h
高效沉淀池
從而計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7m×1.2m。
沉淀入口段的過堰流速取0.05m/s,則水層高度:0.14÷0.05÷7=0.4m。另外考慮到此處設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經(jīng)混凝的原水均勻的進入到沉淀段,流速應該比較低,應該以不破壞絮體為目的。如果按照堰上水深的公式去計算:h=(Q/1.86b)2/3=(0.14/1.86×7)2/3=0.046m。則流速為0.23m/s。這么大的流速經(jīng)混凝的原水從推流段進入到沉淀段,則絮體可能被破壞。
因此,考慮一些因素,取1.05m的水層高度。
推流段的停留時間3~5min,取4 min。
V=500×3/60=25 m3
則寬度:25÷2.65÷7=1.34m,取1.5m。
2、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統(tǒng)
污泥循環(huán)系數(shù)按循環(huán)水量8%計算。
500×0.8=40m3/h,泵的揚程取20mH2O。采用單螺桿泵。
系統(tǒng)設置4臺。2臺用于污泥的循環(huán),2臺用于污泥的排放。
螺桿泵采用變頻控制。
污泥循環(huán)管:DN150,流速:0.6m/s。
污泥循環(huán)的目的:1、增加反應池內的污泥的濃度;2、確保污泥保持其完整性;3、無論原水濃度和流量如何,保持沉淀池內相對穩(wěn)定的固體負荷。
污泥排放的目的:避免污泥發(fā)酵,并使泥床標高保持恒定。
污泥床的高度由污泥探測器自動控制。
處理量90噸的氣浮機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