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1. 能量轉換原理
通過熱電效應或光電效應,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電信號進行測量。總輻射表:采用繞線電鍍式多接點熱電堆,表面涂高吸收率涂層,通過溫差電勢計算輻射量。
分光輻射計:利用濾光片或光柵分光,結合光電傳感器測量不同波段的輻射強度。
2. 關鍵參數
(1)總輻射:全光譜(0.3-3μm)輻射量,反映地表接收的太陽能量總和。
(2)直接輻射:太陽直射分量,需通過自動追蹤裝置對準太陽。
(3)凈輻射:太陽輻射與地表反射/散射的差值,評估地表能量平衡。
二、應用領域
1. 太陽能發(fā)電光伏電站選址:評估區(qū)域年總輻射量,優(yōu)化電池板傾角。
2. 發(fā)電效率預測:結合實時輻射數據調整運維策略。
3. 氣象研究氣候模型驗證:提供太陽輻射輸入參數,提升天氣預報精度。
4. 紫外線監(jiān)測:評估臭氧層變化對地表生物的影響。
5. 農業(yè)管理光照調控:根據輻射數據調節(jié)溫室遮光率或補光強度。
6. 作物建模:為光合作用模擬提供邊界條件。
7. 環(huán)境監(jiān)測生態(tài)影響評估:分析太陽輻射對水循環(huán)、植被分布的驅動作用。
8. 光伏污染研究:監(jiān)測光伏板反光對周邊生物的影響。
三、使用方法
1. 安裝規(guī)范位置選擇:開闊地帶,無遮擋(距障礙物>10倍安裝高度)。
2. 角度校準:總輻射表水平安裝,直輻射表對準太陽時角。
3. 數據采集手動模式:通過顯示屏直接讀取瞬時值。
4. 自動模式:設定采樣間隔(如1分鐘),支持本地存儲或無線傳輸至云平臺。
5. 維護流程清潔頻率:每周擦拭傳感器表面(禁用腐蝕性清潔劑)。
6. 冬季防護:積雪地區(qū)需加裝加熱裝置防止結冰。
四、注意事項
1. 環(huán)境干擾避免電磁場:遠離高壓線>20米,防止信號干擾。
2. 溫度補償:溫度(<-20℃或>50℃)需啟用自動校準功能。
3. 校準周期校準:安裝后1個月內與標準儀器比對。
4. 定期校準:每半年1次,誤差>5%時需調整。
5. 數據安全存儲策略:采用雙備份(本地+云端),防止數據丟失。
6. 異常處理:標記天氣數據,分析時需剔除干擾值。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