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急性頸髓損傷24小時內手術減壓效果更好
點擊次數:859 發(fā)布時間:2012-7-31
創(chuàng)傷性頸椎骨折導致的頸髓損傷可引起截癱,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對頸髓損傷初期伴有神經功能受損的患者而言,對損傷及時、正確,有效地處理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預后,甚至部分病人可以實現(xiàn)神經功能的*恢復。
現(xiàn)在認為對存在頸髓壓迫癥狀的患者而言,盡早的解除脊髓壓迫有助于患者的神經功能保留和恢復。但事實上上述觀點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臨床證據支持。有多項研究結論認為,早期(<72H)的脊髓減壓對脊髓功能恢復無明顯作用;但也有數項研究支持早期(<24H)脊髓減壓,認為其可以產生積極的治療效果。這些研究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在于早期時間點的不統(tǒng)一性。但隨著脊髓損傷動物模型的相關研究深入,研究者對脊髓損傷后的繼發(fā)性病理改變的認識在不斷加深,目前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在脊髓損傷后繼發(fā)性改變開始于傷后24小時,所以研究者建議將早期處理的時間點界定在24H。
為了明確早期(<24H)和延遲(>24H)減壓手術對患者頸髓損傷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以及早期手術治療是否會增加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等問題,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們對此展開了研究,并將結論發(fā)表在2012年2月份的plos one雜志上。
研究者選取了2002-2009年他們所在醫(yī)院的脊髓損傷患者共470例,313例符合要求(圖1,表1),其中男性236人,女性77人(表2)。182位患者接受早期手術治療(傷后到手術平均時間14.2H±5.4H),而131位患者接受延遲手術治療(傷后到手術平均時間48.3H±29.3H),共222位患者獲得術后6月隨訪。隨訪指標包括:AIS分級,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致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