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在**參加政協(xié)科技界委員聯(lián)組會時,*個發(fā)言的*院士王光謙委員講的是提高科研經(jīng)費中人員費的問題。
隨后,這一話題成為科技界委員難得的共同議題。這也是記者參加政協(xié)會議報道幾年來,科技界委員的老話題。
他們?yōu)槟贻p一線科研人員“叫苦”,要求從項目經(jīng)費中拿出更多用于人員開支時,公眾卻質疑“他們憑什么要求更多”??蒲薪?jīng)費到底該怎么用?
科研人員“差錢”嗎?
“我的一個博士后6年前畢業(yè),現(xiàn)在是北京一個大學的副教授。他租的房子在圓明園附近的城中村,工資不足以支付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和房租。這種情況怎么安心搞科研?”王光謙告訴記者。
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周玉梅委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委員、國家納米中心副主任朱星委員等人反應了同一問題。“我們這個行業(yè)市場價一萬五到二萬,我們這只能給到八千。”周玉梅說。
但公眾眼中的科研人員似乎“不差錢”。“我認識的那些科研人員都有房有車,衣服是。”一位相熟的記者認為,即便如此他們還一再“喊窮”,讓人難以接受。而近日,《學術界“包二奶”等情況越來越嚴重》的報道被廣為轉載。“都包‘二奶’了,還說沒錢?”有網(wǎng)友質問。
為這篇報道“爆料”的科技界某政協(xié)委員對此表示委屈,稱報道曲解了他的本意。
“記者*是為了吸引眼球斷章取義,難道我們科研人員都將經(jīng)費拿去‘包二奶’了”?其他科技界委員對于有人對學術界的誤解感到無奈和痛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委員說:“不排除有違規(guī)使用經(jīng)費的情況,但科技界總體是好的??赡苣承W術帶頭人收入不錯,但大部分一線青年科技人員收入甚至無法保證基本生活。”
項目經(jīng)費中績效支出的“口子”開多大合適?
周玉梅和王光謙認為,科研經(jīng)費不重視對人的投入導致大量人才流失。
“我們國家科技經(jīng)費總數(shù)不小,但用在人上的太少,導致科研經(jīng)費效率低下。”王光謙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五年*財政用于科技的投入總和為8729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8%。委員們認為,這些經(jīng)費大部分用在購買設備上。“一位院士曾經(jīng)說,我們每一個重大項目的實施,都是外國實驗設備商的一次盛宴。”王光謙說。
據(jù)他們介紹,國家課題中對于非在職人員的勞務費及在職人員的績效支出均有嚴格限制。“勞務費不足以支撐研究生及聘用人員的薪酬,在職人員的績效在項目經(jīng)費中的比例也太小。”周玉梅說。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人員實行“三元”工資,即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有國家財政和單位自籌,績效工資理論上需要從所承擔的課題中列支。”周玉梅說。
“我們就這個問題和*溝通過,嚴格來講,國家財政資金是預算支出,專項資金不能用來支出人員費用,但在‘三元工資’暫時無法實現(xiàn)調整的情況下,*與*開了一個口子。”周玉梅說。
這一“口子”指的是*與*于2011年聯(lián)合出臺的《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jīng)費管理辦法若干規(guī)定的通知》。該通知規(guī)定,人員績效可以從所承擔課題的間接費用中支出,總額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5%。
“這個政策上的‘開口’意義很大,但起不到實際作用。”朱星說。
周玉梅也認為這一比例太小。“拿1000萬的項目為例,就算什么設備都不購買,拿5%也就是50萬來做績效支出。這么大的項目通常需要10多個人用5年來完成,也就是說每人每年只有1萬元的績效收入。”
“一些年薪高的學術帶頭人可能不缺這點錢,但普通科研人員,尤其是剛進入科研隊伍的年輕教師,沒有其他途徑,只能眼巴巴等著績效工資。”朱星說。
*特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宇航*院士顧行發(fā)委員認為:“這導致許多科研人員不得不被迫去申請更多的科研項目,以取得更高的收入。”
“由此帶來的一個后果是科研人員不愿意去做那些回報率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基礎性研究,而都去轉向成果轉化快的科研項目,不但分散了科研人員的精力,還降低了科研效率,不利于我國科研水平的提高。”他說。
周玉梅呼吁,應盡快解決科研人員績效工資的資金來源,加大科研經(jīng)費中間接費用的比例,提高人員績效在間接費用的列支比例,不限定勞務費用在總經(jīng)費的比例,讓勞務費可以支撐聘用人員的薪酬。
至于人員績效在項目經(jīng)費中的比例到底提高到多少合適。周玉梅說:“這個要針對不同項目進行測算,我相信一定會有相應的測算辦法。”
顧行發(fā)則建議將項目經(jīng)費中人力成本的比重提高到整個經(jīng)費的30%—60%,不僅用于研究生和臨時聘用人員的勞務開支,應將在職科研人員包括在內。
該不該“養(yǎng)人”沒有標準答案
一旦擴大項目經(jīng)費中的人員開支比例,是否會導致科研人員因利益更加追逐項目?微創(chuàng)醫(y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兆華委員表示了這種擔心。
去年兩會,常兆華就因不滿“搞科研的人總在討論錢”而打斷他們的談話。“我特別不理解他們?yōu)槭裁纯偧m結于錢,我覺得適當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是合理的,但如果項目經(jīng)費用于科研人員開支的話,會帶來很大后遺癥。他們會想方設法拿項目。”
“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徐濤說,美國大學的教授通常只拿9個或10個月的全時工資,其余3或2個月的全時工資可以在承擔的科研項目經(jīng)費中列支。
“但美國對每個級別研究人員的薪水是有一個標準的,達到這個標準后就不能從項目中重復列支。這就避免了因為利益去爭取更多項目。”徐濤說。
對于非在職人員的勞務費,王光謙建議也可以參照美國做法。“美國自然科學基金zui高80%是勞務費。項目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錢,在立項之初就做嚴格預算。”
*在2010年針對科研人員反應的科技經(jīng)費使用中突出問題的說明中曾指出,美國的大學可以自主確定其科研人員的薪酬水平;國立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薪酬則參照公務員制。法、德、日對大學的教授以及國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均實行公務員制,工資福利待遇穩(wěn)定,靈活度小。
對于是否能參照德國、日本等國的做法,給予科研人員足以保證生活的固定待遇,多位委員表示:“政策不能走回頭路。”
據(jù)了解,1986年以來,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經(jīng)費從對科研機構、人員的一般支持,轉變?yōu)橐皂椖繛橹鞯闹攸c支持。此后,國家一直在探索建立競爭性經(jīng)費和穩(wěn)定支持經(jīng)費相協(xié)調的機制。 來源:科技日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